首页 > 发展

传承非遗“老会”等着你们归队!双伞阵图秧歌传承人张桂珠寻找当年三位老会员

发表时间:2023-06-29 00:46:26 来源:今晚报

随着时代变迁,一些曾经的老同学、老邻居会走散在茫茫人海,但那一份惦念却一刻不曾消失。本期《寻找》栏目的委托人张桂珠女士,希望通过今晚报寻找当年的三位老邻居贾恩(某)、孙连魁、张越军。同时,这三位还有另外一个身份,都是双伞阵图秧歌会的老会员。


(资料图片)

“双伞”历史渊源

双伞阵图秧歌也称“二十八星宿阵图老会”“大胡同双伞阵图老会”,建立于清朝道光年间,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。主要流传于天津老三岔河口的水陆码头,它的传入与发展是和天津经济、文化以及风土人情密切联系在一起的。此会之所以称为双伞阵图,一是因为舞队中有两名伞头,表演时,伞头手中各持一把平顶伞为领舞,舞队在伞头的带领下做各种动作,变换各种舞蹈场面;二是因为演出时,常用的队形是以古代兵法排阵为素材进行编排的,故称阵图;三是因为其表演以秧歌的形式出现,因此而得名。“双伞阵图秧歌老会”自成立以来,历代传承人们不断在生活中汲取养料,丰富表演的内容与形式,使这门艺术更充实、更完善,代代相传,流传至今。

拆迁后老会员失散

“以前没有娱乐活动,晚饭后院子里锣鼓一响,邻居们就都出来参加秧歌排练,所以以前的会员都是街坊,活动时特别热闹。”张桂珠的祖辈致力于传承双伞阵图秧歌,父亲是第八代传承人,从小在锣鼓声中长大的张桂珠耳濡目染,无论是表演还是打鼓,她都信手拈来。1997年,随着大胡同片区拆迁,双伞阵图秧歌会也随之“解散”。

2008年,张桂珠的父亲当时已是80岁高龄,老人一心想要将双伞阵图秧歌复会,他将寻找24名老会员的任务交给了女儿张桂珠。张桂珠像在大海里捞针一样寻找失散多年的老邻居、老会员,直到现在找到了十多位,遗憾的是其中三人已经离世,有几位老人因腿脚不便,也已无法继续表演,只有四五名老会员担起了“传帮带”的重任。张桂珠为了复会,一边找人一边招人。由于项目传统,喜欢秧歌的年轻人少之又少,招来的会员都是退休老人。2019年1月,张桂珠父亲去世。同年4月,张桂珠实现了父亲的遗愿——双伞阵图秧歌复会了。2021年5月成功申报为红桥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。今年正月十四,双伞阵图秧歌再一次扭了起来,时隔二十六年,在庄王府开始了第一场正式表演。

寻找三位老会员

为了把双伞阵图秧歌更好地传承下来,张桂珠作为传承人仍没有放弃寻找以前的老会员,他们分别是贾恩(某)、孙连魁、张越军。

贾恩(某)兄弟四人,家中排行老四,小名“老疙瘩”,今年差不多有75岁,参过军,出演的角色是“棒子”,家住大胡同金华桥街唐子胡同。其二哥叫贾恩祥,今年80多岁,外号叫“黄毛儿”。孙连魁,今年60多岁,出演的角色是“小樱哥儿”,家住大胡同金华桥街兰家胡同13号。张越军和孙连魁年龄相仿,同样是扮演“小樱哥儿”角色,家住大胡同金华桥街崔家胡同。

当年双伞阵图秧歌会活动照,最后一排中间为孙连魁。

如果您认识以上三位老会员,或者您喜欢秧歌舞,均可以联系张桂珠或《寻找》栏目。

寻找信息汇总

1、墨学智寻找同学焦俊起

1964年,墨学智和焦俊起在塘沽区大沽渔业职业学校学习,当时都是住校生,墨学智在捕捞班,焦俊起在轮机班,两人在同一宿舍是上下铺的同学。

墨学智联系电话:18947921934

2、赵赶喜寻找初中同学们

赵红东(曾用名赵赶喜),今年77岁,1968年入伍改成现用名。1963年9月,北郊区西堤头中学的学生转入天津市92中学,同学们于1964年9月毕业。

赵赶喜联系电话:15620086989

3、张岩峰寻找同学李丙寅

张岩峰今年73岁。1963年至1968年,在天津市第十六中学6班就读。李丙寅在红桥区三条石大街关下兴仁里6号居住。

张岩峰联系电话:13752251994

本报寻找热线(微信):18602216901,如果您有线索或有想要寻找的老师、同学、朋友等,可以随时与我们联系。

您还可以通过收听广播“听萧然”节目分享您的故事,节目播出时间:每周四、周五22:00-00:00。电话:23511386(每周一至周五22:00-00:00)。

海河传媒中心出品

今晚报记者 狄慧

上一篇:$previous_page['title']}

下一篇:最后一页

推荐阅读